教育新闻

艺术教育,让理工科大学生走出尴尬

更新时间:2012-06-19 09:14:51

  我国高等教育在五十年代所形成的文理工分立的苏联式办学模式至今还没有得到最根本性的改变,以至于文科大学生科学意识不强,理工科大学生则人文素质低下,且相比之下后者表现更为普遍和严重。一位颇有忧患意识的某电力系统总工程师对此十分感慨:这些年来深有感触的是许多理工科大学毕业生语文水平低下,字写不好,错别字成堆,尤其是表达没条理,逻辑不通,主次不分,语句不畅,写个课题报告、工程说明书也非常勉强。这样的起码功夫都不具备的人,文史哲、艺术、道德、法律等方面的素质自然可想而知,要他们胜任任何开拓性的工作都是不可能的,专业技术再行也要打折扣。一位刚出大学校门的人更是刻薄地描述部分理工科毕业生走入社会后的尴尬:没有独立的思想,没有个性,没有激情,没有灵气,没有诗意,没有想象力,没有文化上的厚重感,没有起码的社会知识和人际交往体验,甚至连尝试的自信和勇气也没有,有的只是一点狭窄的专业知识、似懂非懂的抽象概念、循规蹈矩的被动心态。这种人除非在强有力的挑战面前脱几层皮,一切重新开始,否则是决不可能立起来的。(1)且不论上述评价是否过于偏激,是否以偏概全,以上所指现象的确实实在在地存在于我们的社会,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客观地说,这一后果不仅是理工院校忽视人文教育所造成的,而且也是我国中小学事实上实施应试教育的必然结果。

  为了备战高考,理工院校大学生在中学阶段便饱尝了早早分科之苦,即便有会考一关,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几道文史题也能应付过去,其人文基础也就可想而知。进入大学以后,大学生们则被束缚在更为狭窄的专业圈子里,长期在概念、公式、逻辑、理智的天地里滚打,无暇涉及域外知识。而此时的大学生正值青春年少,生理发育成熟,生命力旺盛,兴趣广泛,加之不再有升学压力,因而学校所唯一提供的、枯燥死板的、毫无人性色彩的专业知识便远远不能满足大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大学生追求新的刺激,甚至因此误入歧途便不可避免。另一方面,理工院校人文教育的空白,也导致了一度在社会上流传的所谓“文化沙漠化”、“象牙塔崩坍”、“世纪末心态”、“人文精神衰落”等现象的发生,高校这片圣洁的土地被下海潮、股票热搅得人心惶惶,高雅的校园文化也被娱乐消费文化搞得萎靡不振。与此同时,由于理工院校对学生实施的是没有一丝人文底蕴的单纯的科学教育,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大多是神态憔悴、情绪抑郁、性格孤僻、心理封闭的人,虽然他们专业技能较高,但个性、创造性受到压抑,道德水平滞后,缺乏合作精神,甚至知而不行、自我荒废。面对这种种现象,有识之士大声疾呼:人文教育在理工院校中亟待加强!甚至还有人慷慨激昂地声称要对理工院校实施全面的“人文轰炸”。

  目前,全国高校加强文化素质教育试点工作正在全面铺开,部分理工院校以此为契机,正着手营建基本的文化艺术、历史哲学的校园人文氛围,以便让学生在信仰、理想、思维、知识、情趣等方面受到深厚的人文思想的熏陶。的确,大学不是技工学校,而是高级人才的成长基地,培养人的灵魂,启迪人的思维,与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同样重要。对于理工院校来说,加强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彻底抛弃‘螺丝钉’与‘工匠’式技术人才培养模式”,使学校真正成为造就“兼具深厚的文化修养、创造思维、广阔的知识视野和扎实的专业技能的社会精英的思想摇篮、灵魂故乡”(2),不失为是培养跨世纪人才的跨世纪理工院校的卓有远见的办学指导思想。

  就理工院校而言,人文教育在时间和内容上显然存在着矛盾,一方面,可供理工科学生学习的人文学科内容是如此之多,另一方面,学校所能挤出的用于人文教育的时间却又是如此之少。此外,目前我国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的低起点与作为人才培养基地的高等院校对学生所必需具有的高要求,也使得理工院校的人文教育客观上就具有一定的难度。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很好地得到解决,那么,我们不但不能够有效地加强人文教育,而且还会影响作为理工院校自身所独有的教育目标的实现。

  人文教育有着如下丰富的教育内容: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主要目的的中华悠久历史与灿烂民族文化教育;以社会主义为核心的公民教育;以集体主义为准绳的价值观、道德观教育;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主要内容的世界观、方法论教育;以提高文学艺术修养、陶冶高尚情操为主要目的的文学艺术教育等等。对于具有较强自主意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我们真的用上述全部内容对他们进行全方位的“人文轰炸”,不难预料结果将会怎样。因为,即便是理工院校的大学生们,当初为了能跨进大学校门,也没有少背那些条条框框,本具有生命意味的极丰富的人文知识,在他们眼中因此也就成了令人讨厌的干巴巴的概念条文。如果这时侯我们再以同样的方式重复这些内容,势必会引起大学生的反感。因此,对理工院校的学生来说,进行面面俱到的人文教育既是不现实的也是不可取的,找到一个既能引起学生浓厚兴趣同时又能深刻影响他们人文素质全面提高的切入点,将在很大程度上能力保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成功开展。我们认为,艺术教育适合成为这一切入点。

  把艺术教育作为加强理工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切入点,主要是基于三个方面的理由:其一,艺术在人文社会科学乃至整个人类文化中处于重要的、独特的、不可替代的地位;其二,艺术与现代社会、现代教育、现代人之间存在着前所未有的休戚与共的关系;其三,作为一个硬币的正反面,艺术与科学的互补和融合,将最大限度地促进对方的进步与发展。限于篇幅,也因为相比之下,上述理由的第三点最贴近理工院校和理工科大学生,同时也更有说服力,因此,本文只对第三点理由予以论证,并以此来说明为什么理工院校必须加强对学生的艺术教育。
 

                   二

  艺术和科学是人类文明的并蒂莲,是自然这块奖章的正反面,它一面是以感情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另一面是以思想来表达事物的永恒秩序。艺术并非是认识的低级阶段,也不只是对科学的一种补充。正因为如此,英国科学家赫胥黎说:如果科学独占整个世界,那是因为人类本性的某一面已经死亡,是因为人们已经丧失了古代和现代品质的一半。事实上,早在公元前六世纪,艺术和科学就显示出了它们的密切关系,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就提出了“美是和谐”的思想与“黄金分割”的理论。文艺复兴时期,艺术与科学的融合则达到了高峰,这个时期的一些伟大的科学家同时又是大艺术家。艺术与科学习惯上的割裂和对立是近几世纪专业化分工的结果,它导致了近、现代社会所出现的众所周知的许多弊端。尽管如此,世界上许许多多的著名学者、科学家依然以其亲身经历捍卫了艺术与科学二者的婚姻关系,并从这桩美满的婚姻中尝到了甜头。

  科学与艺术在创造性上所具有的共同语言,是二者能够联姻的坚实基础,而想象力则是艺术与科学发生联系的粘合剂,同时这也使得艺术对科学发挥重要影响成为可能。具有丰富想象力的艺术创作,不仅能够启迪新的科学灵感,而且有助于人们通过艺术审美加深对科学的理解。艺术凭借其特有的直觉思维,可以突破形式逻辑推论的狭小框架,揭示出逻辑思维所达不到的新的思想,同时,艺术借助想象在信息不充分的情况下,能超越逻辑上还未建立明确联系的东西,作出对科学发明极有价值的判断。在高精度、高水平的科学活动中,人脑左右半球的协调发挥是至关重要的,艺术通过积极调动右半球的脑资源而对科学研究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在现代科学中,心理动机的作用在不断增强,而且就其意义来看,它日益接近艺术创作中的心理动 1 2 3 下一页

上一篇:融合––––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基本教学原则
下一篇:迷人的乐器——萨克斯

本站新闻部分从网络搜集,如果文章内容或部分内容涉及或侵犯您的相关权利,请来信或来电联系管理员清除!